|   2008年福州市初中体育学科会议纪要 福州教育学院   高玉琴 福州市初中体育学科会议于2008年12月6日在福州七中举行。来自八(市)县的体育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研组长70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教育学院体育科高玉琴老师主持。    会议的中心议题:2008年中考体育质量分析及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会议的研讨的主要内容: 一、2008年中考体育质量分析 1.         2008年中考体育项目:分两类项目:一、必考类项目:50米跑。二、选项类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立定跳远;  一分钟跳绳;实心球; 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篮球运球;排球垫球。 2.      中考体育考试过程中反映的问题:          总的来讲,存在报考的项目不平衡,过多集中在某几个项目上,反映出我市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了考试而考试,体育教学只围绕考试项目进行。 2)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出现偏科现象,反映在中考体育考生耐力、力量素质比较薄弱。 3)        技术动作教学的规范性较差。 如:排球垫球技术:基本技术动作未掌握;垫球的高度只垫超出一个头的高度,屈臂垫球。50米跑:起跑抢跑、起跑后重心滞后;途中跑(抬头;挺胸、低头;抢道;未到终点减速等。)立定跳远:摆臂不协调;踏跳无力;跳不起来。实心球:蹬腿,挥臂,抖碗,球出手的角度等。篮球:手触球的部位;重心;手脚协调配合等问题。 二、介绍当前学校体育相关信息 1、介绍福建省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比赛对有关体育教学文件的编制规范要求 1)课的设计要求: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器具、教学效果预计。 2)教案编写的要求:开始热身部分;学习提高部分;恢复整理     部分。 2、强调体育教学的课堂常规及身体素质的“课课练” 三、体育新课程实验的回顾与反思 1、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关注学生运动情感的体验;师生平等,互动默契;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2、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课程是目标统领内容。对教材的选择没有硬性的规定。在下县下校的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都在选择运动技术含量低的教材上课;同时存在教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即:简单教材不断重复,不分年级、不分季节,没有重点,学生得不到运动技能方面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学生爱上什么,就上什么。自主学习变成“放羊”课。脱离了体育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本质。忽视体育的“三基”教学。 3、必须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正确认识课程标准的精神,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规律,从实际出发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2)正确对待继承与改革发展的关系。 3)正确对待创新与实效的关系。 4)摆正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4、对待课程改革的态度 首先,要坚定信心,积极行动起来,继续大胆投身于改革实践。其次,要认真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把课程改革继续引向深入。         本次会议时间短,内容信息量大,教师参与面广,讨论热烈,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八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