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2015年6月15日国旗下讲话
初二(1)班 林艳煖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初二一班的林艳煖。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从此,人们为了悼念屈原,寄托对屈原的哀思,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历史上这颗不朽的灵魂。而每年的五月初五,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韩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只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更重要的是,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作何感想?
同学们面对如此现状,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我们可以以此为戒,告诉自己传扬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相信先人要我们传承的不仅是传统节日的外在形式,更是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内在精魂。我们正值青年华的黄金时代,我们已经不是拼尽一切去赌情绪的孩子了。我们应该脱下稚嫩的外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弘扬我们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对待父母我们应该谨遵古人教诲,以孝为先,孝顺父母,多理解多体谅,而不应该依着自己的任性叛逆处处顶撞父母,让他们操啐了心。对待老师,我们要常怀感恩的心,体谅老师育人的辛苦,努力学习,认真完成每一项功课,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的辛苦付出。对待朋友,我们应该带上满腔热情,真诚对待朋友,善待朋友,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得失喜悲,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及时伸出友谊之手,帮助朋友渡过难关。同学们,当我们做了这些平凡的小事,我们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就真正的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一同努力,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让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