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

上海基础教育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理念
作者:佚名    党支部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854    更新时间:2009-1-6

 

上海基础教育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理念 

 

     过去的三十年里,上海教育首先提出并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致力于教育体制改革以及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排头兵,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索之旅、创新之旅引人注目。

亲历:基教改革屡屡破冰

经历十年动乱之后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教育事业百废待兴,中学教师于漪当初来到郊区的一个镇:“这个镇有16所中小学,没有一个学校有像样的操场,下雨的时候,教室里都是水和泥。”如今郊区很多学校的校舍比市区还好,让于漪觉得恍如隔世。 三十年来,上海最早进行一个中学富一个乡的农村教育改革,最早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最早取得高考自主权,最早取得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自主权,也最早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特级教师于漪昨天向记者深情讲述了自己经历的“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之变”。在她看来,上海教育改革始终站在时代高度思考,始终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比高低。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之后,上海率先响应,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明确提出培养目标:不仅要今日健康成长,还要明日长远发展。

    于漪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上海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十二个字对教学影响很大,于漪在自己的语言教学课堂上,把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不仅要了解语言,还要通过思维表达出来。”那时候,于漪的2000堂全国公开课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老师,最远的从青海、新疆赶来,为的就是看看上海的课堂是怎样教学的。从1988年起至1998年,上海进行“一期课改”,到了九十年代,上海提出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课程里第一次明确列出了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互动课程。如今的二期课改,虽然仍存质疑,但是于漪认为,“二期课改”的理念更加进步,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两对关系之上,纳入了以往被忽略的“情感和态度”,并且在所有课程里都注入教育因素。目前全国进行的第八次教材改革,很多思路与上海的课改不谋而合。

展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根据市教委的规划,今后的基础教育改革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市教委有关规划显示,将改革课程与教学,为学生成长夯实知识和智慧的根基。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改进教学方法,减少集中授课时间,努力把探索、创新、个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轻负担、高效率地发展创新素质,提高各类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效能,让学生在好奇和探究中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上海还将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以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教育能力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工程,力争使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胆略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教育技能和创新教育艺术得到明显提高。

 

 

(文博党支部摘录)

 

 

党支部录入:czm    责任编辑:c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