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的劳动者 
                            福建师大文博附中  曾锋华 
一、        说教材 
1.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2.教材的地位及意义: 
本节承接上一框题,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劳动者,劳动者通过劳动与就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为“分配”提供物质基础,意义重大 
3.课标要求: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例举几种就业途径;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4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B.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知道: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意识; 
B.使学生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5.教学重点、难点: 
(1)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这是当今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每一个劳动者和未来的劳动者都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社会焦点。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能够指导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考虑到各种因素,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该怎么迎接挑战并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同时也是较难理解的问题。所以是本课重点、难点。 
(2)劳动者权益的维护。由于学生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劳资矛盾”并不十分了解,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维护就成为相对难理解的问题,因此,要重点处理。 
(3)重点、难点的突破。针对我国就业形势,在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时,可采用对比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来解决;在学习劳动者权益的维护时,重点讲解如何“申请调节”、“申请仲裁”,再辅之以现实纠纷的案例说明。 
二、说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学校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小班化教学,学生学习热情较高  
2.教法: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设置真实情景,让学生基于问题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3.学法:(1)自我探究法。学生要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学生在自己学习理解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探讨,互相协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法。 
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激情地学,同时达到学的更有效。 
三、说教学过程: 
(一)劳动和就业 
1.展示图片,加深认识  
(1)图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人劳动的场面;人才市场谋求职位的火暴场面 
(2)问:为什么人们要劳动和就业?(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形象的画面自然而然激起兴趣,进入主题,开始思考。 
2.继续设问,环环相扣 
 问:人们在求职过程中是否都顺利实现就业?为什么?(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或就业现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    : 
材料一:据统计,2004年中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有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 
材料二: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   
| 
 技术 
构成  | 
   高级技工  | 
   中级技工  | 
   初级技工  |  
| 
       5%  | 
      35%  | 
     60%  |  
| 
 文化 
构成  | 
 大专及以上  | 
 高中及技校  | 
 初中及以下  |  
| 
      2.6%  | 
    29.4%  | 
     68%  |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个人)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数字,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景模拟,层层深入 
如果你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这时刚好有一份擦皮鞋的工作,你愿意接受吗?你将如何对待这份工作? 
设计意图:真实的情景,有趣的话题,让课堂活起来 
4.           事实论证,榜样力量 
星级擦鞋人罗福欢给我们的启示(多媒体辅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过渡: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除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之外,还应具备什么素质呢?请看 
1.展示图片“跳楼讨薪”,联系温家宝为农民工讨薪等现实,让学生了解劳动者在劳动就业过程中的处境,激发学生对劳动者权利的关注和思考: 
(1)劳动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 
(2)为什么会受到侵害? 
(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管齐下) 
设计意图:从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认识,建构新的认识,也让他们感知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思想得到升华。 
2.案例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        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 
–        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        国家和企业应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讨论、发言 
设计意图:设计真实的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说课堂总结反馈 
   请学生概括这节课所学的要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反馈仍然存在的问题,力争当堂解决,提高课堂效率。 
五、板书设计: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劳动的意义 
(2)就业的意义 
(3)我国的就业形势 
(4)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2.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3)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六、教学反思:   |